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总体来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主动应对,靠前发力,增强前瞻性、精准性、自主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不断提升。 具体来看,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为8.3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3月末广义货币(M_2)和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分别上升0.7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同时,金融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加大,3月末普惠小微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24.6%和29.5%。…
在昨天(10日)召开的2022年中小企业服务月工作推进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于近日印发,将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大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十项举措助力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提出,在资金支持、缓解融资难回款难、推动降成本扩需求、加强服务保障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若干措施》提出十大方面举措,其中今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要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同时,各地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对经营困难的给予房租、担保费、…
新华社北京5月10日电(记者王雨萧)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1日起实施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首月已有8015亿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退到145.2万户纳税人账户,为急盼现金流的众多企业下了场“及时雨”。 在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民银行当天联合召开的留抵退税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说,加上一季度实施老的留抵退税政策退税1233亿元,今年1至4月,全国实际共有9248亿元退税款退到纳税人账户。 留抵退税,简单说就是把将来才能退的增值税留抵税额,提前退还企业。相比于减税和增加政府投资,留抵退税政策效果更…
记者5月9日从工信部获悉,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近日印发《加力帮扶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下称《若干措施》),提出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十大方面举措,包括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2022年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力争新增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1.6万亿元,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等,助力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若干措施》提出,各地要积极安排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专项资金,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
5月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4月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数据来自八个行业、3000家企业。如何看待这一数据?这一数据又反映了中小企业怎样的发展状况? 4月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88.3 连续3个月下降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5月9日发布数据,4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8.3,相关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这一反映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数,在上月环比下降0.6点的情况下,四月份,环比又下降了0.3点,也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如何看待中小企业发展指数和相关的发展状况? 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还有那些政策增量空…
作为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至关重要。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的三大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专家指出,一系列帮扶举措聚焦当前中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细致、具体,有助于帮助中小微企业在疫情影响下“缓口气”“加把劲”。 抓政策落实 以留抵扣税、减税降费等为中小微企业减负 国常会要求,抓紧把已确定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举措落实到位。确保6月30日前全部退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增值税存…
疫情冲击下,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国务院推出一揽子新的纾困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确定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助力稳经济稳产业链供应链。 会议指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稳经济的重要基础、稳就业的主力支撑,当前相关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加大帮扶力度。 此次会议共提出了三方面举措,一是抓紧落实已确定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缴社保费、物流保通保畅、推动企业复工达产等政策举…
多位业内专家日前表示,随着宏观政策稳增长力度进一步增强,后续助企纾困实招将纷至沓来,为稳住市场主体提供更多支持。比如,做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将信贷资源更多向受疫情影响行业倾斜。 政策精准落地 日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近段时间以来,金融管理部门已出台了诸多纾困扶持措施,后续将会有更多政策精准落地。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强调,金融纾困相关措施有助于缓解接触性服务业、小微企业、受困人群等微观主体…
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全国各地近期纷纷推出并落地稳增长政策,从保供稳价、减税降费、扩大金融和投资支持等多方面发力,提振工业经济运行,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的持续恢复。 日前,上海发布15条惠民保企工作举措,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复工复产的金融服务,包括加大信贷投放、加强金融纾困力度、减费让利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全力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等内容。 上海银保监局普惠金融处处长 金子寿:一方面,监测银行保险机构的信贷投放、无缝续贷等业务开展情况;另一方面,监测400余万个企业银行账户的流水进出、…
最近几天,31个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地正积极克服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多重压力,实现经济平稳开局。 从各地经济总量上看,今年一季度,31个省份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有11个省份的GDP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超过2.7万亿元,山东接近2万亿元,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湖北、安徽、上海超过1万亿元。和去年相比,一季度GDP破万亿元的省份数量多出了3个。这11个省份经济总量加起来将近1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大约65%。 从同比增速看,有30个省份实现了正增长,吉林受…